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AG官方网站地址|徐兆寿:人本身就是乡土的一部分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3:33    次浏览

注:尽管出身于乡土,写过很多乡土的文章,也尽管研究过一些乡土文学,但参加一个乡土文化复兴的学术会议还是头一次。这个会议大多以传播学者为主,再夹杂一些类似于我这种似懂非懂的人士,“异样”的声音便多了起来,而对于我来说,则几乎是置身于一个异地,倾听了很多“异样”的声音,不断地激起我思想的波浪。有一些想法,在今天起床的刹那便觉得应当立刻记录下来。名为《乡土与城市是二元对立的存在吗》,《人本身就是乡土的一部分》是其中的第一小节。人本身就是乡土的一部分这是我自己在演讲中想到的一句话。古希腊神话中最古老的神是地母盖亚,与我们亚洲一样,大地之神是众神之母,是混沌中诞生的第一位原始神祗。按说西方人从本原上应当与我们是一样的。可是,后来希伯来人的《圣经》改写了他们的元神,成了上帝。上帝首先创造了天地,然后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上帝造人仍然是与我们东方是一样的,“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上帝来自天上,总是用各种方式与人交流,亚伯拉罕总是仰望星空,寻找天空中的神。所以说,西方人的身体还是来自于大地,而灵魂则属于天空。中国人是由女娲娘娘——也是位女神——抟泥造出来的,只是与《圣经》上说的一样,都是要吹一口气,才能成为有灵魂的人。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人类的神话本来也是从一个地方向全球各地广布的,只是在流布的过程中有变形,就像方言一样。出处似乎是一样的,但去处就大有不同了。中国人总是说,从土里来,再到土里去。西方人则进了天堂,或是下了地狱,大地不再是归宿。印度人也不一样,佛教也不讲人死后在大地上轮回,而是各有其命。唯有中国,大地仍然是唯一的归宿。这与人类先祖各自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古希腊人生活在岛上,土地资料有限,印度人也一样,所以,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便是不能让死人再占有限的资源,于是,有了水葬和火葬。西藏人生活在高原上,土地资源也非常有限,所以有了天葬。西方人后来首先发明了公墓,也是在有限的土地上的一种不得已的发明。很多死去的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但美国等地有土藏,我们在电影中总是看到美国南方的种植园里有大批的僵尸从坟墓里爬出来。这是因为美国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唯有中国汉人是土葬,因为拥有大量的土地。所以,唯有中国拥有完整意义上的大地哲学。按理说,希伯来人也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生存过,他们的《圣经》上明确写着人来自于大地,但我一直认为,希伯来人从根本上是一种游牧文化的传承者。上帝说,耶路撒冷是他们的故乡,那是一个干旱半干旱的地区,但上帝说,那是流着奶与蜜的故乡。连上帝对故乡都如此眷恋,何况人乎?所以,他们一直漂流着,只是与游牧民族不同的是,他们没有逐水草而居,而是总客居于他乡。既然客居于他乡,所以,处理死亡的方式便不同,便只能去天堂。而中国人就不一样,大地是永久的故乡,所以无论死在哪里,都要埋于土中,即使埋在其他的土地上,也可以招魂回故乡。当然,这里的故乡是小概念,说得宏大一点,大地便是故乡。 因为如此,所以中国才发现了一系列关于人与大地的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便应运而生。人是天地的一部分,人也如同天地一样。于是,天地互为阴阳,人间男女也互为阴阳。天地有五行,人也有五行。天地有四季,人也有四季。人的一切都是按照天地的变化来确立的。这就是天道与人道的确立。人道是以永恒不变的天道为基础。天地是大宇宙,人便是小宇宙。小宇宙是以大宇宙为根本大法的,这就是道法自然。所以,中国人活着的时候,要早睡早起,最好是晚九朝五。一天内各种天气的变化都对人的身体和心情有着微妙的影响。这些对自然与人的关系形成了早期中国人的人生哲学,都集中在《黄帝内经》中和后来的道家养生哲学中,甚至促成了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它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宗教。人的身体有了病,要吃各种从土地里长出来的东西,以克服身体的病变。于是,中国人发明了中医。中医哲学的精髓还在于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治疗人的疾病。你的肝脏出了问题,不用切除肝脏,而是需要调理气血,要从肾脏和其它方面进行治疗。头痛当然不能把头割掉,一定是与它休戚相关的其它地方有了问题,那么,调整其它方面就可能治疗头痛。药与药之间也是相生相克的,现在的西医是看不懂中医药方的。铁棒锤是可以解毒的,但有大毒,一般药店是不敢用的,但中药会告诉你,他在里面加了这个那个,没事的。经络学的发明是一件玄而又玄的事情,在西方人来看,简直是天方夜谭。在我看来,也是一件不可思议且危险的发明。危险就在于运用不当,可能会产生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走火入魔,甚至神经错乱。但这套理论显然是极其完备的,它甚至运用到人类社会的治理中。在中国人看来,事物之间、命运之间都是祸福相依、相生相克的,不可能有完全独立的存在,最危险的命运中也藏着可以避难的法宝,最好的火候处恰恰藏着危险的火苗,所以,要坚守正道,处中庸之道而不变。这就是《易经》的法则。当然,《易经》是群经之道,上面那些理论几乎全出自于它。它关乎人的一切。瞧,人死了后要埋葬到土里,怎么埋就有了《葬经》,这就是民间流传的阴宅风水学。它的根本大法也是出自《易经》。风水学之所以流行民间,是因为它与神秘的命运相连,大至国家,小到个体。孔子研究《易经》,是想把人世间的事与鬼神之事都统一起来,确立统一的大法。这是古代所有伟人中最伟大的人。可惜人们都不理解他,甚至贬低他。当然,原因也很简单,连他的学生都不理解他,叫后来人怎么猜呢?从生到死,中国人都在看自然的脸色行事。比如,二十四节气是生命的节点。它不但是所有自然界生命生老病死的节点,同样也是人的生命节点。只不过,人类后来忘记了这一点,自视甚高,以为从西方引进来的科学能代替这些古老的法则。其实不然。清明节、夏至、冬至这些重要的大的节气,一定是中国人生老病死的重要日子。老人说,每一个节气之日后的第二天,是绝日。很多老人就是在节气前后死的,因为他们都逃不过自然的法则。可惜这些古老的哲学在今天很少有人知道且相信了,但事实上它一直存在。说到这里,难道你还不承认我们本身就是乡土自然的一部分吗?世界上还有哪一种文明拥有如此完整的大地哲学吗?没有了。但什么时候我们逃避了自然,出离了生态圈,把我们人类隔离在自然生态之外了呢?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人必须思考的大问题。因为它整个地影响了我们的世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乃至生死,乃至整个的精神世界。失去这种观念,我们就变成了故乡的流浪者。徐兆寿,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作家